马头寨
马头寨介绍:
马头寨,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东濒开阳最大的河流之一清河和底窝千亩大田坝,北临深水河,背靠风景秀丽的百花山,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布依族、汉族杂居村寨, 2002年经开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唐宋时期布依族先民就迁入底窝坝清河两岸,元明时期形成以布依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杂居区。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底窝紫江等处(相当于下州)于杨黄寨(今马头寨),并设总管府于寨内。大德五年(1301年),水东宋氏土司宋隆济起兵抗元,雍真等处(今开阳县城)达鲁花赤携带官印逃避于底窝杨黄寨,底窝紫江4000多各族人民起义响应,攻毁杨黄寨内底窝紫江总管府,并缴获雍真总管府达鲁花赤(蒙古族掌印官)也里干巴巴所携“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铜印,现藏于黔西县文管所)。大德八年(1304年),宋隆济之侄宋阿重生擒宋隆济献于元朝,元廷任宋阿重为顺元宣抚同知,马头寨从此成为水东宋氏直辖地。明初,水东土司宋钦附明,受任为贵州宣慰使,亲辖水东十二马头(古代布依族聚居区行政管理单位),并代管贵竹(今贵阳)等十个长官司。同时,水东宋氏旁支宋德茂受命为底窝马头头目世袭,底窝马头即为明代水东十二马头之一,从此,杨黄寨更名为马头寨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水东宋万化父子叛明,于崇祯三年(1630年)被剿灭,明朝于次年革除水东宋氏及宋德茂后裔宋矩等十二马头土司之职,以水东十二马头地设置开州(今开阳县),彻底结束了水东宋氏对水东地区长达千余年的土司统治。此后,马头寨隶开州廉里地,清代咸同战乱时,马头寨建筑大多毁于战火。民国24年(1935年)4月初,红军长征途中,红一军团经过底窝坝,司令部驻马头寨宋家祠堂(今马头小学),并留下了红军标语等革命文化遗迹。
马头寨现存明清古建筑90多栋,与寨中古道、古桥、古井、古树等交相辉映。寨内村民还保存有明清地契、木雕家俱、神龛、宫灯等文物二百多件。其中,最能代表水东宋氏土司文化的元代底窝紫江总管府暨明代底窝马头遗址是贵阳地区罕见的元代文化遗迹,也是马头寨700多年历史的重要物证,现存有元明石刻“长发万囗”和寿字纹石雕等,寨中清代朝阳寺和兴隆寺等古寺仍能反映出明清时期马头寨的人文鼎盛和繁荣景象,土司后裔宋荣昌宅、宋耀玲宅和宋荣宗宅的数十条红军标语,更是十分珍贵的革命文物。马头寨的建筑和家俱装修等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布依族人民十分喜爱木雕万字格并将其解释为螃蟹花、水车花,以表示布依族先民对水的崇拜。当地布依人民还保留着的坐夜宴、对歌、蜡染、刺锈等古老传统习俗,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六,禾丰乡及周围几个县的布依、汉、苗等各族人民均身着节日盛装汇聚马头寨,共度布依歌节,开展唱地戏阳戏,玩龙舞狮,跳芦笙舞、斗鸟、扭扁担、打陀螺等民间文娱活动,参加群众上万人,堪称民族大团结的盛会。
因此,马头寨是水东宋氏土司文化、布依族文化与红军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布依族与汉族、苗族等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只为学习和研究之用,并无盈利目的。原作者若有异议,请及时与本站联系(邮箱316658082@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