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寺遗址
东山寺遗址介绍:
东山寺遗址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面的东山上,是贵阳城周围各山开辟较早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之一。由于几经遭受毁坏,现昔日旧貌无存,只留遗址。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又名栖霞岭,旧时俗称老王山。山势雄伟,险峻突兀,一峰矗立,领袖群山,与城西黔灵山遥遥相对,同为贵阳名胜。山上寺院称东山寺。清代赵德昌《棲霞岭》诗,描绘出了一幅巍峨险峻的栖霞山麓风景画。诗云:“东岭路如梯,云深曙色迷。仰攀高鸟近,俯视万峰低。酒醉戈为枕,更阑月映溪。举头天尺五,拟上岱山西。”
据考证,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时有洪忠和尚在山上建三省寺,后改名法昙寺。自明成化二年(1466年)起改称东庵。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建有东山寺。万历三十年(1602年)和崇祯二年(1629年)曾两次重修,明万历时(1573年—1619年)山寺逐渐扩大,东山成为“贵阳十景”之首,称“东山胜概”。清康熙初年,总督卞三元于山半修建振衣亭,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巡抚田雯在振衣亭址上重建小鲁亭,取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意。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建关圣殿;道光二年(1822年)增建奎阁。山顶有高会亭,系民国13年(1924年)建。
东山寺依山建造,巧用山势,步步升高。山上大雄宝殿居中,前为弥勒殿,后为藏经楼,左右有庭院廊阁等建构,屹立悬崖峭壁之上,布局天然,蔚为壮观,惜已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但古寺遗址、亭台残垣和随处可见的残碑断碣,仍以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感染着游人。
入山处,有一条宽约2米盘旋而上的石阶小路向山林高处延展。自此登山,石阶蜿蜒曲折,拾级而上数百余级至山顶,沿途岩壁摩崖石刻甚多,名人题咏,朗然在目。山半道旁左侧石壁上,刻有“天然奇妙”四个大字,每字1米见方,苍劲有力,为清代名人皖桐史培所书;“忍耐”二字横刻石壁上,长3米许,阳刻,字迹浑厚挺拔,无款。盘旋而上,路旁有一巨石屏立,右壁上方,有清人史培书“云坡”二字,形体雅健有致。稍下,有清贵阳人杨德芬题“一览众山小”五字,字不盈尺,行体圆秀。此摩崖巨石形状奇美,上有空洞数个,且布满青苔,格外引人注目。出石屏而上,有高岗突起,即清代所建小鲁亭旧址。往前不远,即到达山门。
山门外左石壁上,有石刻草书“栖霞岭”三字,每字半米许,气势雄健,苍劲浑厚,如游龙走蛇,为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袁思 手迹,惜已在“文革”中毁坏,现已恢复。进入山门,即寺院旧址,耸立的石碑上刻有前面所叙赵德昌《重游东山》五律诗。诗碑对面石壁上刻有草书“龙”字,字大丈余,亦署赵德昌书,实为清代著名文士孙清彦代笔。此间“龙”字与黔灵山九曲径“虎”字摩崖,形成东西相对。山上还有“君山读书处”石刻,明末贵阳人杨大宾(字君山)少年时在东山读书,后任浙江德清知县,因久旱助民抗租而自刎,时人钦佩其气节,刻石“君山读书处”于山顶,以资纪念。
东山寺历来游人甚众,名人雅士赞咏题刻颇多。清乾隆进士吴达善《东山》诗云:“一望青葱入画图,恰当新雨湿平芜。闲吟不觉莺啼晚,槛外青山半有无。”我国领导人朱德、陈毅曾先后登上东山,分别写下了《上东山》和《登东山》两首诗。朱德诗云:“登峰直上画楼台,春色满城眼底开。四面环山成屋海,河水清清绕市来。”陈毅诗云:“闲步跑上东山头,贵阳全景一望收。新城气旺旧城尽,不愧雄奇冠此州。”
抗日战争期间,东山寺山上有防空部队驻守。每遇日机袭击贵阳,山顶上就挂起红灯笼,同时全城拉响警报,老百姓望见山上升起红灯笼,就赶快从家中出来疏散躲避日机轰炸。那个年代东山上的红灯笼,成了使老百姓惊恐万状的不祥之物。
解放前夕,东山寺破败不堪。解放后,曾于1952年和1959年两次维修,使之焕然一新。“文化大革命”中,东山寺再次破坏殆尽。20世纪70年代末,东山为贵州电视台所用,建有电视发射塔和电视大楼,完全改变了东山寺旧观。东山寺遗址,尽管历经风雨苍桑,其巍峨峻峭的山峰,葱郁苍秀的林木,蜿蜒古朴的石阶,以及凝重浑厚、清幽别致的岩石,无不展现出奇险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致。其古寺亭台所留的残垣遗迹和文人雅士题写的众多摩崖石刻,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的东山寺遗址,在市人民政府的关怀下,2000年7月,贵阳东山公园管理处成立,经过多年的恢复维修和绿化,山上林木茂密,清幽雅静,空气清新,景色秀丽,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游览观光的胜地。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只为学习和研究之用,并无盈利目的。原作者若有异议,请及时与本站联系(邮箱316658082@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