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门司苗寨,它是古代清水江上游的航运咽喉和军事屯堡。据史料记载,岩门司始建于明成化六年(即1470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岩门司设长官司。清乾隆六年(1741年)建立这座石城。距今已经有270多年了。岩门司古城垣全长1642米,宽2.67米,高4.5米(含垛墙1.33米),城墙以青石精砌而成,墙顶墁以料石,上下安砌墙垛。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北面靠山,城墙顺山势蜿蜒而上,于高险处构筑炮台3座,城门有楼,炮台有房,靠江处还设有水关2座,扼锁清水江咽喉,主宰往来船只的命运。岩门司地势险要,后倚高山,前阻深江,上接重安、凯里,下达沅州、靖州。是清政府“约束屯堡”、“弹压诸苗”的政治、军事要地。清代在城内设有土司衙门,岩门汛把总署和黄平卫千总署,有事可随时提调各堡屯军,为清政府控制黔省东南之要塞。咸同苗族农民大起义,将此城列为首批攻占的三城之一。足见其地位之高,地理位置之重要。
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地苗族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张秀眉率领苗族起义军2万余人围攻岩门司,而守城清军仅有区区600人,但义军二万人用了半个多月却攻城不下,最后义军只能以谋略取胜。由此可见,岩门司地势之险要,城池之坚固。
在明清两代,岩门司是清水江上游最重要的航运交通驿站和通商码头。中原及江南的军粮、官粮、食盐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来,而黔东南清水江沿岸的贡赋,木材、桐油、棉花、油茶等则顺江而下,远销江南及沿海一带,航运经济十分繁荣。前来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
在明清至民国几百年间,岩门司古城曾经盛极一时,名噪黔东,闻名遐迩。最多时有500余住户和商家,城内古色古香的两三层木屋鳞次栉比,沿着山坡层层叠叠展开。城内不大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市容整齐。寨内百行百肆杂陈,有百业商铺,有酒肆茶楼,有官府宅第,有亭台楼阁。有各方商贾,有各省工匠,有各地州官,还有土司衙门,兵营仓库等等。街市上人流如蚁,百声嘈杂,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下关码头每天卸下一船船远道而来的货物,又装上一船船当地的土特产,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景象。好像一幅绝妙的苗疆“清明上河图”。后来,由于战乱和陆路交通的发展等原因,这里才逐渐衰落了。
1982年,岩门司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国家拔款两千万元对这座文物古城进行维修,让它再现当年的风采。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古代留传下来的屯堡文化、土司文化、航运文化,见证明清两代这里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后来的沧桑。并体验当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2020-2023 www.zjyoug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景点大全_自驾游贵州 版权所有 黔ICP备19005176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1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