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冲村位于从江县西北部,距从江县城83公里,距厦蓉高速公路往洞匝道8公里,辖2个自然寨,340户,居住着侗、汉等民族1342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增冲村坐落在高山间的河谷坝子上,一条小溪三面绕寨而过,形成半岛,村寨四周青山环抱,古树参天,四季常青,森林覆盖率高达80%。走进寨子,溪边村妇浣纱,白鹅戏水,鲤鱼跃塘,织布声、石碓声,间杂鸡鸣犬吠,孩童嬉戏,老妪纺纱、织绣,与天籁的侗歌声和袅袅炊烟共同组成一幅静谧恬淡的活态乡间画卷。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渊源:“增冲”为汉语地名,侗语称“通便棉”,意味着增冲在九洞地区富甲一方,有“通扫地方的富足之地”之意,由于这里土地肥沃,增产增收,后人将该地取名为“增通”,后又改名为“增冲”。增冲先民于明隆庆年间由黎平迁徙而来,已有600多年历史。
文化特征:
1.布局选址:增冲选址是以山水、田园为依托,以鼓楼为中心,以风雨桥为纽带,并按八卦五行学说的理念向四周布局。增冲河水自流入寨,寨内水渠网络密布,纵横有致的水渠网络暗涵八卦玄机,充足的水源不但让增冲数百年未发生过火灾,还躲过了百年水患,这是增冲先民在侗族地区创造的一个奇迹。
2、建筑风格:民居一是纯木榫铆结构的吊脚楼,顶盖小青瓦,楼高多为三层。二是多建于乾隆年间的窨子房,横墙为五岳式马头墙,窗系整块石头雕琢的青石透雕花图案,墙内是干栏式木质吊脚楼,是汉侗文化融合的产物。
增冲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占地115㎡,通高24m,外观为密檐式十一重檐、双层八角伞形宝顶塔式纯木榫铆结构建筑,为中国木质结构建筑中罕见,是侗族营造技艺的“活化石”,也是全国侗寨现存最老的鼓楼之一。分别于1984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邮政部发行的《侗族建筑》邮票一套四枚,增冲鼓楼作为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登陆国家名片。
花桥也叫风雨桥,桥身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不用铁钉连结。桥内设有长凳,供人歇息,也是传歌对唱、吹笙弹琴、迎客送友的场所。增冲的鼓楼、花桥、古民居、石雕浓缩了九洞地区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3、增冲民族文化保留完整,民族风情浓郁:侗族大歌、行歌坐月对歌、踩歌堂(多耶)、侗戏、琵琶歌、牛腿琴歌、萨玛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鼓楼习俗等等,在增冲都还在传承和延续;有侗年、春节、正月十五、春社节、清明节、乌米节、插秧节、六月六、吃新米节、八月十五、芦笙节等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
增冲人文资源丰富、古朴、独具特色,除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冲鼓楼、中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10余株外,还保存有清代花桥3座、古井2个、徽派马头墙窨子房4幢、纯木结构穿斗式青瓦吊脚楼十余栋等,还有古巷20余米、青石步道650米、精致石雕花窗4处、精致木雕花窗8处、青石雕刻古墓群1处。先后荣获“黔东南州首批100个民族民间文化村寨”、“贵州魅力侗寨”、“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民间艺术(鼓楼风雨桥)之乡”等殊荣,是人类学者田野调查和旅行者深度旅游的圣地。
©2020-2023 www.zjyoug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景点大全_自驾游贵州 版权所有 黔ICP备19005176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1897号